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240)
- Apr 26 Wed 2023 02:59
今雨開炸兩段式變天!下波鋒面報到時間曝
- Apr 25 Tue 2023 21:06
少女過敏無法睜眼 人醫協助找回明亮雙眸
菲律賓奧莫克慈濟志工,最近協助一位18歲女孩萊卡治療眼睛,她因為服用抗生素引發嚴重過敏,全身起疹,眼睛閉合無法張開,被迫中斷學業。志工安排到人醫會師開設的診所治療,手術後恢復視力。
眼科病患 萊卡:「我很感謝上帝,因為祂想方設法透過(慈濟)基金會,幫助我恢復視力,我想完成學業,幫助父母,讓他們過更好的生活。」
- Apr 25 Tue 2023 11:04
林書豪貼針灸照 御用按摩師被爆是「密醫」
民視新聞/呂中漁、黃鴻宇 台北報導
球星林書豪最近在社群貼出針灸治療的照片,卻被網友發現,幫他針灸的人,是他長期合作的羅姓按摩師,但他並不具有中醫師的資格,而針灸屬於醫療行為。對此,北市衛生局表示,目前已展開調查,若違規屬實,最重將可處150萬元以下罰金。
- Apr 24 Mon 2023 23:20
良好病理診斷 可助臨床適當治療
四十六歲張女士是一位金融業的高階主管,平日並無症狀,至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做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的自費健檢,意外發現二顆肺部小結節,經病理切片診斷配合全自動免疫化學染色,於三日內就迅速證實為轉移性大腸腺癌而非原發性肺腺癌,之後得以作適當的治療。
良好的病理診斷可以協助臨床作適當的治療,病理診斷分為細胞學診斷及組織切片診斷:細胞學診斷主要是當組織取得不易,收集體液或取得患者細胞以代替組織,得到初步的細胞學診斷,然而這並非最終診斷;而組織切片診斷除了可得到最終診斷,在外科切取器官檢體時,亦可獲得病理癌症分期。在精準醫療個人客製化癌症治療時代到來的今日,亦可經由分子診斷,來決定是否須加上標靶及免疫療法。
- Apr 23 Sun 2023 08:00
台灣房屋ESG+ 打造與綠共生零碳企業
- Apr 23 Sun 2023 01:23
翻來覆去睡不著!如何改善失眠?醫揭四招讓你一夜好眠
記者吳紹尹/綜合報導
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,巨大的生活及工作壓力,常常讓人夜裡輾轉難眠,而長期失眠 ,也可能危害身體健康,甚至提高各種慢性病的風險,且更會大大降低生活及工作品質,恆悅美學牙醫醫師蔡雅藍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4個有助於改善失眠的方法。
- Apr 21 Fri 2023 20:57
刷中信卡繳綜所稅雙享回饋
報稅季將至,中國信託商業銀行(簡稱「中信銀行」)推出「中信卡繳稅回饋分期双享」活動,提供民眾彈性運用資金,同時賺回饋的最佳選擇,今(2023)年5月1日起至6月3日止,持中信商旅鈦金卡、LINE Pay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、和泰聯名卡或中華航空聯名卡繳納綜所稅,可享現金、LINE POINTS、和泰Points或華航哩程等多元回饋,單筆稅額滿新臺幣2,000萬元,再加碼華航哩程16萬哩,回饋率最高達2.45%,中國信託信用卡不限卡別,皆享固定額度內最高12期分期0利率優惠。
中國信託銀行特別針對指定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祭出繳稅多元回饋,喜愛現金或LINE POINTS回饋的中信卡友,刷中信商旅鈦金卡或LINE Pay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繳稅,不限稅額皆享0.2%回饋,單筆繳稅額滿新臺幣100萬元,最高享0.35%回饋,中信銀行財富管理個人會員「首富家」(含)以上客戶則有專屬優惠,單筆稅額滿新臺幣30萬元,可享0.38%回饋;刷和泰聯名卡繳稅,不限稅額享0.5%和泰Points回饋。以單筆稅額滿新臺幣100萬元為例,財富管理個人會員「首富家」(含)以上客戶刷指定卡別,可獲得新臺幣3,800元現金、3,800點LINE POINTS或5,000點和泰Points回饋。
- Apr 21 Fri 2023 09:47
長庚醫院深化南向 疫後首赴馬來西亞交流
生活中心/台北報導
- Apr 20 Thu 2023 10:19
最美麗的傘!中華平面設計協會攜手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
- Apr 20 Thu 2023 04:57
新限溫令!餐飲美食街旅館明起試辦用餐時段限制冷氣溫度22至24℃
國內20類營業場所,過去限制室內冷氣溫度不能低於26℃,不過餐廳或百貨美食街用餐時段有豁免權。經濟部表示,希望用餐時段限制溫度在22℃至24℃之間, 明天起的首波試辦將納入餐飲、旅館等1300多個門市 ,預計試辦到明年底。
- Apr 19 Wed 2023 12:41
青年華人導演石譚軒 好萊塢追夢
在3月份的矽谷紅花石國際電影節華裔電影展「Poppy Jasp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present Chinese Filmmaker Showcase」的頒獎典禮上,青年華人導演石譚軒榮獲了新晉導演獎。
石譚軒的作品「戲法師: 推理遊戲」展映後,被現場美國觀眾和同行問到最多的問題是,劇中的川劇變臉是靠特效手段做到的嗎?
- Apr 19 Wed 2023 10:19
母親節憨兒折花束義賣 藝人林舒語邀您做公益
母親節將近,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持續15年推出憨兒手作玫瑰花,手作玫瑰花不僅讓憨兒可以訓練肌肉,減慢退化,也能有成就感,今年也推出多肉植物李合並有玫瑰花禮盒,讓民眾有更多不同的品項可選擇。
- Apr 18 Tue 2023 10:14
突然高燒竟讓一個家庭一夕巨變!勇敢媽媽用「這方法」開啟第二人生
若你歷經大病一場,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?一場突然的高燒,單親媽媽盧妍菲(Lucy)被診斷出疑似惡性腫瘤。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,對他們母子是很重很重的打擊,原來暴風雨過後不一定天晴。作者盧妍菲於《梭哈,換一輩子的幸福》一書中,分享親生經歷的故事,幫助讀者重拾希望的勇氣。以下為原書摘文:
- Apr 18 Tue 2023 09:27
台積電營收曝晶片業危機?他10字揭高層一事慢半拍
台積電法說前,遭遇3月營收小亂流,又傳出高雄28奈米廠跳票。半導體景氣復甦恐不如預期,市場擔憂二次庫存去化問題。對此,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,沒有所謂的二次去化,去化才開始,要幾個季度才完成,台積電客戶是最後才進行去化的,所以台積電管理層最後才知道,「反應遲鈍,預測失去準度」。
台積電公布3月營收為1454.08 億元,創17個月新低;第1季營收5086.33億元,季減 18.7%,年增3.6%,為歷年同期新高,但略低於先前財測預期。
- Apr 17 Mon 2023 10:54
演唱會「座位只放照片」藏洋蔥 張惠妹忍淚:不敢看!
張惠妹(阿妹)「aMEI ASMR 世界巡迴演唱會」高雄站昨(4)迎來第4場,她唱到「身後」時,螢幕照向觀眾席第一排某個空位,上頭只有一張男孩的照片和螢光棒,阿妹猜想背後應有故事,直呼不敢往那邊看,而事後故事也揭曉,是一位歌迷幫過世10年的友人圓夢,令人鼻酸。
- Apr 17 Mon 2023 03:13
「蔬菜、水果搞錯」難怪愈吃愈胖! 營養師點名「3種易誤解食物」:番茄也藏蹊蹺
- Apr 16 Sun 2023 13:43
吳淡如體態靠「它」 國家認證品質有保障
生活中心/採訪報導
台灣知名暢銷作家吳淡如,即將邁入60卻依舊保養得宜,看不出歲月留下的痕跡,持續展現自信與美麗的吳淡如,除了對於理財有獨特見解外,她對於養生保健更是看重,因此吳淡如對「體態管理」有一套自我準則與保健搭配。
- Apr 16 Sun 2023 05:34
生一個不夠 張齡予拚當四寶媽
記者簡子喬/台北報導
主播張齡予產後復出,擔綱三立新健康資訊節目《健康零距離》主持人,身兼節目製作人和企劃的角色。她去年11月產下兒子「小班長」,產後10天因剖腹傷口感染,又再動了一次手術,不過喜歡小孩的她羞曝已經「開機」,希望有機會當個4寶媽也很好。
- Apr 15 Sat 2023 17:11
義團隊研發首個「可食用、可充電電池」 維生素B₂成陽極、海苔防止短路 有望顛覆植入性醫療應用
義大利理工學院(IIT)團隊宣布,研發出首個可食用又可重複充電的電池,未來有望顛覆植入性醫療裝置的應用。電池的成分都是食物,包括用核黃素(riboflavin,即維生素B₂)與蔬果中常見的槲皮素(quercetin) 製成陰、陽二極,加上活性炭增加導電能力,防止短路的薄膜則是海苔所製成,電極則包裹在蜂蠟之中。
電池的電壓僅0.65伏特,可以為小型LED或其他電子設備供電,提供長達12分鐘的48微安培(microamps)電流,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。研究團隊希望此款產品對未來腸胃消化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,帶來重大改變;事實上目前可吞入的設備已存在,但如果在消化過程中發生問題,需要手術移除,但「可食用電池」完全可以被人體消化。除了健康以外,未來還可用於食品品質監測,甚至是可食用軟體機器人,團隊目前則在努力提高性能,並試圖縮小至藥丸大小。
- Apr 12 Wed 2023 12:00
別再做仰臥起坐!打造馬甲線、人魚線「捲腹運動4步驟」更有效、不傷腰